立冬早过去,虽然院区里仍是层林尽染、霜挂枝头的深秋景色,可当寒风里的落叶打着旋飘落在泛黄草丛上的时候,我们真切地感觉到,冬天确实来了。救护大队冬日的日常是什么样子呢?或许是破晓时分那缕霞光,或许是寒风里轻轻招摇的冬青叶,抑或是傍晚和缘亭旁成群嬉游的红鲤,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答案。救护大队的初冬,它早已随风潜入我们的生活。
随着初冬的凉风,我们来到救护大队指战员的身边,来听听他们对初冬的理解和赞美:

风是最先感知季节更迭的信使。前几日还带着秋末余温的风,不知从何时起,裹上了一层薄薄的凉意,掠过脸颊时,不再有往日的温柔,反倒像极了刚从冰水里捞起的绸缎,带着清洌的触感,轻轻拂过衣领,让人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。
原来,入冬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宣告,而是这样一点点渗透在风里、阳光里、日常的琐碎里,悄无声息地,把世界裹进了一层温柔的凉意里。

一年时光恰似指间流萤,在案头的方案、会议室的讨论、团队的并肩中倏忽逝去。时光的刻度从不会说谎,那些曾觉遥不可及的目标、盘桓难解的困境,都在日夜兼程的奔赴中化作身后风景。立冬是藏锋蓄力的时节,也是新的起点。过往一年的经历,无论是收获还是不足,都已成为成长的养分。明年,我将以“向内扎根、向外生长”为核心,以更清醒的认知、更务实的行动,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稳步前行,不负时光,不负信任。

立冬的饺子里,包住一整个冬日的温暖。案板上雪白的面粉像初冬的薄霜,指尖触到温润的面团,凉意便被掌心的温度悄然融化。肉馅与蔬菜的香气在空气中交织,如同冬日里不同的温暖在此相遇、融合。当一盘盘元宝似的饺子被送入翻腾的热水,我忽然感到,这何尝不是在包住一整个春日的温暖?“和谐大队”并非一个抽象的口号,它就在这立冬之日,被我们亲手包进了每一个有褶的、饱满的饺子里,等待着在唇齿间,绽放出家的味道。

寒风吹不散责任,冰雪冻不住担当指数五中队的队员们深知,自己的坚守关系着无数矿工的生命安全,关系着无数家庭的幸福团圆。又是一年冬季来临,他们通过实战演练筑牢经验,用专业能力筑牢安全屏障,在立冬后的严寒中守护着矿山安宁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生命至上、安全第一”的理念,他们的身影,是陕北冬日里最坚实的安全感。这份坚守,是寒冬里最动人的风景,是对责任与担当最美的诠释。

对矿山救护队而言,立冬的“暖”,不在炉边的温茶,而在矿工平安升井时的笑容,在队友间递过的一双暖手宝,在矿区群众那句“有你们在,我们放心”。他们或许错过了与家人围坐吃饺子的温馨时刻,却用“舍小家护大家”的坚守,让矿山的冬日多了一份安稳。
这是立冬这天,直属六中队的消防实操演练。营房外的天空是透亮的蓝,几棵杨树抖落了最后几片枯叶。列队的队员们身穿冬季制服,领口散落着阳光,却都抻着脖子看演示:提罐、拔销、握管、压阀,动作干脆得像立冬的风,没有半分拖泥带水。白烟散开时,铁皮桶里的余烬蜷成焦黑的团,队友拍了拍手上的灰,冲队列里的年轻的队员说:“到你了,记住——对准根儿。”

立冬一到,内蒙古巴彦高勒煤矿就被裹进了彻骨的寒意里。风不再是秋日的温和,而是像无数细针,往衣领、袖口的缝隙里钻,站在户外没几分钟,耳朵、鼻尖就冻得发疼。训练场上的风更猛,吹在脸上像被小石子砸,队员们穿着加厚的训练服,可风还是能穿透布料,把寒意渗到骨子里。午后的太阳没什么温度,风却丝毫没减弱。模拟演练时,队员们弯腰前行,寒风顺着安全帽的缝隙往里灌,后脑勺很快就冻得发木。夕阳落得快,不到六点,天就暗了下来,气温更是降到了零下。训练场上的灯光亮起,把队员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风裹着碎落叶打在灯杆上,发出“哗啦哗啦”的声响。
这片土地的冬天才刚刚开始,接下来的日子只会更冷,风会更猛,冰会更厚。但直属七中队的队员们,就像矿区里那些耐寒的树木,顶着严寒坚守在这里,用自己的坚持,守护着矿山的平安。寒意再重,也冻不住他们守护安全的决心,风再猛,也吹不散他们坚守岗位的信念。

在这个立冬之日,八中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装备检查与维护,他们仔细检查每一处细节,确保装备处于最佳状态,因为任何一点小疏忽,都可能成为救援行动中的致命弱点。这份对装备的严谨态度,正是他们对生命尊重的体现,也是对职责的忠诚践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