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林林,38岁,2008年进入救护大队,现任直属三中队三小队小队长。
对于工作,他始终充满热忱。蔡林林始终认为业务理论知识是救援工作的基础,成绩已经名列前茅的他依旧不觉得满足,为了不断打磨、提升自身水平,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考核计划,每七天为一个周期,每个周末,他都会对照之前的计划任务进行自我考核。为了加深记忆,蔡林林反复背写《矿山救护理论知识500题》,记住之后又不断反复练习,还下载了听书软件,把理论知识整理、制作成电子书,只要一有空就反复听读。
蔡林林明白,成功的救援需要有充沛的体能作为保障。为了提高体能,他加大训练强度,上力量、上耐力,每天日常体能训练结束后,自己再加跑5公里。长时间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使他的脚指甲肿胀脱落,手上、脚上满是血泡,肩膀和腰也被呼吸器肩带磨破了一次又一次,每次都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,面对身边人的劝解,他说,“平时多流汗,战时少流血,我现在的努力,就为了救援的时候可以多出一份力”,说完抹点药水继续坚持训练。为了提高仪器操作成绩,他在空闲时间严格按照说明书一遍遍地练习拆装,特别是光学瓦斯检定器和风表的操作,更是精益求精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凭着坚强的毅力和扎实的技术功底,蔡林林成功取得了2021年度四季度仪器操作精准榜第一名。
作为救护队员,他挑战自我、追求卓越,作为一名救护小队长,他更是身体力行、率先垂范。在训练场上,蔡林林以身作则,严格要求,将他掌握的业务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队友。他不厌其烦地给队友做示范,言传身教,理论结合实际的操作,让队员们的业务技能在短时间内都有了明显提高。自大队开展“降体重增体能”活动以来,蔡林林为进一步提高队员体能,针对每一个人的体质制定了专门的训练计划,每人每天进行负重2000米跑步,杠铃、哑铃、引体向上等上肢力量训练。他还经常带领队员们进行模拟化实战演练,模拟困难条件下如何开展侦察、探险、寻找搬运遇险人员、急救、挂风帐、砌砖闭、拆除密闭、清理作业现场等,确保能在发生事故时快速、准确、及时、有效地完成各种急、难、险、重的救援任务。
现在三小队的队员们的理论知识和体能有了很大提升,在大队组织的考核中,理论知识合格率从65%提升到80%,单杠和爬绳合格率从50%提升到70%,水、火、瓦斯、高温、冒顶演练中能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。
面对队员们的感谢,蔡林林说道:“我作为三小队的队长,作为最基层的指挥员,兵头将尾,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大家共同提升。”从最初的管理方式简单,到如今的沉稳成熟,蔡林林正一步一个脚印,努力把小队指战员培养成一把救援“尖刀”。